7月8日至12日,湖北省作协首次组织青年评论家下基层,赴恩施自治州利川市、咸丰县与基层作家交流座谈,就基层作家的写作困境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发展展开研讨。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朱训集,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梁必文,省文联原党组书记、著名少数民族文学作家李传锋,省作协理论研究室主任韩永明,恩施有关领导及基层作家,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杨彬、龚举善、《长江文艺评论》副主编蔡家园、《长江文艺》副主编喻向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梅兰及省作协首届签约评论家刘波、杨晓帆、叶李、吴佳燕、谭杉杉、钱刚、雷登辉、李海音等参加活动。
7月9日,湖北省青年评论家下基层首站来到恩施州利川市,朱训集、梁必文分别主持了小说、诗歌座谈会。朱训集指出,基层作家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把握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特点,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民族特色鲜明的优秀作品。省文联原党组书记、骏马奖获得者李传锋参加座谈时现身说法,鼓励基层作家,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杨彬系统地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精神内核及创作策略,她鼓励作家要有自豪感,努力写出土家族与其他民族不一样的特质的作品。
7月11日,湖北省青年评论家下基层第二站来到恩施州咸丰县,与当地作家座谈。咸丰县副县长黄光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姚金阶及近20位基层作家参加座谈。针对作家们提出的同质化、类型化等问题,评论家一一作出解答,释疑解惑。喻向午援引福克纳的名言提醒基层作家:“语言的艺术性与精神审美性才是文学之为文学的根本。那么,少数民族作家的出路在哪里呢?答案就是写出差异性。写作就是对抗城市化、全球化的侵蚀。同时要学习世界文学的精华。”杨晓帆认为,当下少数民族作家要自己破除身份焦虑、概念焦虑,坚定信心。谭杉杉则认为,少数民族作家因为对本民族的自豪,将写作当成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景观化的展示,这样远离了文学的审美性,要扭转这种认识上的狭隘。
经过多次热烈研讨,基层作家普遍感到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认识更加清晰,写作方向更加明晰了。梁必文最后总结时充分肯定了此次富有成效的座谈会,他对恩施州、利川市、咸丰县委及政府大力支持文学事业表示感谢,肯定了咸丰县作协在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和生态方面所做的努力。建议基层作协可以多组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形式的采风活动,扩大交流,拓宽视野,努力创作出反映本民族文化物质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